本文共 124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万物互联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通过网络进行更紧密的联系,实现更智能、更安全化的生活。而刚刚冻结标准的窄带物联网(NB-IoT)也成为本届“世界移动大会·上海”上的焦点,联通的展台将会展出与华为合作的NB-IoT应用案例。
运营商的基础中枢作用
运营商在万物互联时代扮演什么角色?在5G尚未到来之际尚有哪些关于物联网的探索与实验?中国联通上海公司(下称“上海联通”)认为,万物互联很大程度上以电信运营商搭建的基础网络为基础,运营商在这一领域仍将发挥基础和中枢作用,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不少非常精彩的实验案例。
不久前正式开业的上海某国际度假区人流如潮,面对如此大的客流,一切有条不紊的背后是大量的信息网络建设,没有运营商的优质的网络覆盖是不可想象的。而上海联通在其中协助建设的智能停车项目即是最典型的NB-IoT应用案例。
该度假区的停车场已在地磁中嵌入4.5G芯片,进行停车位管理;可以做到预约停车(预约后锁定车位)、查看当前车位状态、以及演示模拟支付。除了智能停车,上海联通还与威立雅合作在度假区试点了水表+NB芯片模组,以实现智能水表。NB-IoT后续可拓展至环境监控、智能排队、智慧餐厅等服务内容。
“窄带物联网的好处是广覆盖、终端低功耗,产业链上各种芯片等产品也在逐渐成熟。”上海联通相关人士介绍说。
上海联通NB-IoT进程
上海市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是一个完全饱和的市场,人口红利已近消失。联通更多是深挖存量市场、维护现有用户,在优质的移动宽带网络下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优质内容,培养流量使用习惯。
C114获悉,早在2015年2月,上海联通技术部门就对网络创新转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将方向定在了万物互联上。当时NB-IoT的前身LTE-M(今年9月由国际电联正式命名为NB-IoT)进入其视线。LTE-M可以有效解决物联网方面的问题,且后续有着良好发展前景,上海联通最终以此为基础,携手合作伙伴在位于金桥的宁桥路机房进行部署。
在对众多行业进行考量后,双方于4月确定先从两个业务入手,分别是智能停车和智能水表。这两个业务从芯片成熟度一直到下游合作厂商整个产业链相对比较成熟,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上海联通在宁桥路上海联通的两个停车场,共计20多个停车位,全部安装了带有4.5G NB-IoT芯片和一个地磁感应芯片的监测器,数据先传输到5楼的基站、再传到1楼的创新孵化基地,通过机房的集中管理平台实现更加智能的停车功能。与传统的停车方案相比,智能停车业务改变了需通过中继网关收集信息再反馈给基站所存在的复杂网络部署、多网络组网、高成本、大容量电池等诸多问题,可以实现整个城市一张网,便于维护和管理,与物业分离更易寻址安装等优势。
当前抄表方案存在着深度覆盖差、功耗大、成本高的挑战。而智能水表业务通过在水箱里面集成一块带有特殊芯片的电路板,不但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抄表数据传输,更可以智能监测控制水箱开关,凸显了NB-IoT技术在覆盖增强方面的优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